(中国组织人事报)激发科技创新勃勃生机
2025-05-08 16:43:20作者: 来源:组织部 点击数:
核心提要
●省级层面和全省21个市(州)、149个县(市、区)成立科技创新综合党委
●制定党委会、院(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权责事项“两张清单”
●将228个省级及以上科研院(所)、112个市县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领域两新组织划分为10个党建联系片
●开展央地科研创新主体党建联建共建,实施“先锋建功”行动,推行关键技术攻关党员骨干揭榜制
本报成都讯 (通讯员 川组轩)五月初的川西平原上,四川省简阳市碑垭村连片的稻田泛起新绿。2021年开始,村党总支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见山公司,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将“象牙香”特种稻播撒在500亩高标准农田。技术团队全程指导,企业保底收购,村集体亩均年收益达2万元,种植户亩均增收超千元。这段“稻香佳话”是以党组织结对推动资源“多向奔赴”的有力印证。村党总支书记赵伟感慨地说:“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稻田里长出了真金白银。”
四川省科教资源丰富,“国字号”大院大所云集,拥有139所高等院校、408家科研机构、20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2万家和67名两院院士,是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截至目前,全省科研院所有党员2.9万余名,实现法人单位党组织全覆盖。近些年来,四川从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基层基础、激发活力等方面系统施策,全面加强科研院所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一贯到底。在不改变事业单位性质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基础上,省级层面成立科技创新综合党委,将企业所属科研单位党建工作统一纳入管理。印发综合党委工作规则和成员职责,明确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推动重点工作,指导各市(州)将党建工作纳入科研单位目标考核内容,健全调度落实、述职报告、包点联系等制度机制。全省21个市(州)、149个县(市、区)成立科技创新综合党委,负责统筹推进本级新型科研单位等科技创新主体党建工作,建立综合党委委员联系指导科研主体机制,对近300家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党组织进行重点联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格局。
坚持先行先试,稳妥推进领导体制改革。印发章程指引,指导试点单位把党组织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等工作要求写入科研院(所)章程,明确党组织在治理体系中的法定地位。选优配强试点单位领导班子,推行书记、院(所)长分设,党员行政正职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员行政副职全部进入党委班子任职,配备专职副书记。制定党委会、院(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权责事项“两张清单”,明晰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和运行机制。
突出大抓基层,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制定进一步加强省直部门(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作为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研制机关党建工作“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明确科院院(所)“党委、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党支部”三级组织和“党委书记、党委其他班子成员、纪委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支部书记”5个岗位党建责任,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和具体人员。建立“五个一”联系服务机制,将228个省级及以上科研院(所)、112个市县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领域两新组织划分为10个党建联系片,分别明确1名省管干部联系指导,督促党建工作落实。实施“事业单位党建提升行动”,按照党支部总数20%的比例培育一批“四强”党支部、按照不超过15%的比例选树一批“四好”党员,分层分类建立党建工作“好”和“差”台账,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各项制度落实。
激发活力源泉,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央地科研创新主体党建联建共建,发布“全省科技创新领域党建地图”,定期召开党建圆桌会,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资源,聚焦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开展“大兵团作战”集中攻坚。去年,全省2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产生了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国际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发射入轨等标志性成果。印发四川省科技创新领域党组织与企业“双孵化”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党建引领、融合赋能”专项行动,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集聚的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德阳高端装备科技城等地成立综合党委,整合科技、经信、财政等职能部门力量,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主体培育、高新企业申报培训、“科技金融园区行”政策宣讲等服务活动,发挥组织优势,服务保障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先锋建功”行动,设立“书记项目”,推行关键技术攻关党员骨干揭榜制,开展“亮党员身份、当科技先锋”“科技为民,奋斗有我”等活动,切实将党旗牢牢插在科技攻关第一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党员涂美艳及团队创建“果树轻简高效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推动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高;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党员崔成领衔油菜远缘杂交等细胞学重大课题攻坚,在油菜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
编后
科研院所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质量党建是引领推动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四川省针对科教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从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上找准突破口,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确保科研攻关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突破中锚定正确方向。
党建赋能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催化剂”。四川省开展央地科研创新主体党建联建共建,推行关键技术攻关党员骨干揭榜制,进一步启示我们,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在实际工作中,更应找准党建与科研工作的结合点,依托“支部建在课题组”“党员先锋岗”等机制,不断推动跨学科协作、产学研融合,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