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川农学子助力乐至乡村振兴 探索农文旅新路径
2025-07-31 15:12:26作者:梁仁杰 来源: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点击数:
2025年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红影丝路”实践团奔赴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开展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调研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方案,得到了乐至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实践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校联动,共谋发展
实践团抵达东山镇后,与当地政府举行了专题座谈会。东山镇党委书记李建军详细介绍了镇域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产业布局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重点强调了乐至县“以旅兴县”的发展定位。李建军对实践团提出的“农文旅融合”方向表示高度认可,指出该方向与乐至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的战略高度契合。他期待团队能立足本土资源,提出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的实施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图 1为东山镇政府党委书记与团队成员谈话
深挖资源,规划路线
实践团先后走访了陈毅故里、南湖公园等核心点位,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出乐至县三大特色资源:红色文化:陈毅元帅革命事迹的深厚底蕴,但传播形式需进一步创新;蚕桑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具备研学旅游潜力;生态景观:南湖公园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游客吸引力。基于调研成果,团队初步设计了两条主题旅游路线:“红色研学+桑园体验”线:串联陈毅纪念馆、蚕桑文化馆、生态桑园,融入互动式研学项目;“生态休闲+民俗文化”线:以南湖公园为核心,结合周边农家乐与手工艺体验,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图 2红影丝路实践团探访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
科学评估,优化方案
为验证路线可行性,实践团设计问卷聚焦“路线时长”“消费意愿”“体验偏好”等关键指标,并在集市、景区发放100份问卷,收集反馈。数据显示,游客对“红色文化深度讲解”和“桑果采摘体验”需求突出,团队据此调整路线细节,增加互动环节与便民设施规划。
图 3实践团成员在集市及景区发放问卷,收集路线时长和消费意愿反馈
此次实践中,川农学子以专业素养为笔、实地调研为墨,将乐至县东山镇的红色底蕴、蚕桑脉络与生态之美凝练成《乐至县特色旅游手册》。这不仅是对 “红色研学 + 桑园体验”“生态休闲 + 民俗文化” 两条路线的科学规划,更是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学识反哺大地的生动答卷。
图 4红影丝路实践团规划的旅游线路图
从政校座谈会上的思路碰撞,到田间地头的问卷收集,川农学子始终以 “解民生之多艰” 的初心,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场。这份手册里,有青年对土地的热爱,更有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 —— 它既是实践的句点,更是川农人与乐至携手前行的起点,让青春之力在农文旅融合的赛道上,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