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网)暑期没闲着,千名四川动科学子奔赴全国乡村干了些啥?
2025-08-15 08:54:28作者:徐灿红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点击数:
8月13日,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获悉,今年暑期,该院组织6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千余名青年学子,奔赴全国20余个省份,深入畜牧水产养殖、乡村教育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天府粮仓”建设的生动实践。
天全县川泽渔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链动鲟势·渔兴创研”团队分享饵料配比经验。
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开展扎实调研。“链动鲟势·渔兴创研”团队赴四川天全、彭州、邛崃三地鲟鱼基地,系统调研育苗、养殖、保种、销售全链条,形成报告为产业绿色转型献策。“蜜语普韵·彝脉研深”团队聚焦雷波蜂蜜产业,走访10余户蜂农及合作社工厂,完善“蜜链溯源”体系并推动生物防治技术落地,助力生态优势转化经济效益。
不止于产业调研,有些实践团队直接将创新技术送达生产一线。“川猪领航·种业铸芯”硕农先锋队创新采用“教授+博士+科技特派员”模式,在绵阳国家生猪育种中心及三台县一线猪场,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甘麦邻举办讲座3次,团队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会10余次,赋能当地生猪产业发展。“川中黑金山羊种质资源护卫实践队”面向乐至县百余养殖户,重点推广创新集成的“配种-保羔-培育”一体化技术,完善养殖手册并通过线下宣讲解答难题,助力当地黑山羊产业技术升级与效益提升。
“川中黑金山羊种质资源护卫实践队”团队开展科普宣讲。
乡村教育与儿童成长也是川农大学子们关注的重点。“心屿计划·彝路相伴”团队在凉山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为二十余名彝族留守儿童开设暑期夏令营,创新设计“推普+科普”融合课程,通过“观畜识情”“种子成长日记”等活动,提升科学素养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扶志·乐至助残”团队联合乐至县福乐社区党委开设“法治宣传—儿童防拐”课程,运用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传授实用自救技巧,构建社区安全防护网。
当前,各项社会实践仍在火热进行中。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舒正悦表示,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出更多元化、更专业化的实践项目,引导动科学子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