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风采】蒋庚龙:赓续科研梦,龙跃新高地
2025-05-13 17:04:35作者:动物科技学院 审稿:杨雪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点击数:
【人物简介】:蒋庚龙,中共党员,动物科技学院畜牧专业2022级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班长等职务;研究生期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校级及以上荣誉十余项;在校期间获得CSC公派访美留学资格。
深入一线,用实践检验专业知识
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蒋庚龙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将学术研究转化为产业应用。他深知,家兔养殖作为西南地区区域特色产业,不仅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他深入行业一线开展了多次实习,用行动诠释了农学专业硕士的使命与担当。
研一入学后第一次生产实践时,他吃住都在兔场,亲身体验从清晨投喂到深夜巡查的每一个环节。高温和蚊虫的困扰,加上劳累的体力工作,让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但他始终坚信,只有亲自参与,才能真正理解一线生产中的问题,因为“环境再难,也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和同门在资阳市一次实习。那次,他们住在镇上,但从镇上到山顶的兔场,需要每天乘车走半小时的蜿蜒山路。盛夏酷暑高温再加上山路颠簸,他常感到晕眩难捱,但仍坚持每天按时上下山工作。在一个月实习期间,他不仅完成了养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还主动提出优化兔舍通风条件的建议,得到了养殖场工作人员的认可。
“科研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公式和数据,实地的观察和实践是更宝贵的财富。”这些经历不仅让蒋庚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他的科研方向提供了真实的应用背景。他坚信,只有克服环境的限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专业价值的实现,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的创新力量。
探究之心,解密脂肪代谢的奥秘
脂肪代谢的研究不仅关乎生命科学中的基础问题,也对家兔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蒋庚龙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这一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以期为家兔产业提供更科学的管理和遗传育种依据。
这条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蛋白质表达测定实验中,蒋庚龙遭遇了持续多天的数据异常问题,无数次的反复尝试都未能找到原因。面对困难,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从参数调整、试剂更换到流程优化逐一排查,甚至深夜留守实验室分析数据细节。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实验结果成功呈现。他感慨:“每一次坚持,都是离成功更近的一步。”
正是这种执着与坚持,使他在脂肪代谢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在中科院2区TOP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为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家兔产业的精准管理和优化育种注入了创新动力。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科研的核心不仅是探索未知,更是面对困难时不懈努力的精神。
以责为任,在服务与奉献中绽放青春
立志奉献,方得青春光辉。在研究生期间,蒋庚龙不仅注重生产实践和学术追求,也认真履行作为党员的责任,他积极参与了成都多个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足迹遍布温江区、锦江区、成华区、青羊区,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2024年,蒋庚龙志愿服务时长累计四十余小时。有一次在文殊院的志愿服务中,他发现垃圾卡在古树根系缝隙中,难以清理。他就地取材,用附近的竹枝制作简易夹子,成功解决了问题,其他志愿者纷纷效仿,清理效率显著提升。他感慨:“服务的本质是用心和专注,哪怕是微小的改变,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担任研究生12班班长和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期间,他不仅仅只是管理好班级事务,还通过积极组织班级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班级同学的学习氛围。
这些经历让蒋庚龙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服务与奉献是责任的核心,更是价值所在。“笃行致远,用行动诠释梦想。”蒋庚龙用行动证明,坚定的初心和不懈的实践是书写科研新篇章的力量源泉。未来,他将继续以执着与热情推动手中的研究不断向前,为个人梦想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