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刘芬:川农启航,逐梦清华

2025-05-16 10:43:41作者:何艾虹 杨丽娟 审稿:黄成毅 来源:环境学院 点击数:

  

个人简介:刘芬,中共党员,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已考取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先后担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参与发表论文1篇,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3B5ECF

多元成长:知识与实践的双行线

“学生工作,是责任与成长的双重馈赠。”在环境学院的日子里,刘芬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历任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这些经历不仅锤炼了她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让她掌握了高效的时间分配技巧。面对复杂事务,刘芬善于制定优先级清单,并运用模块化时间管理策略,成功实现了学业与工作的平衡。

在学术研究和竞赛领域,得益于导师徐敏的指导,刘芬同样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不仅是对她学业成绩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她科研探索精神的极大鼓舞,激励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的荣誉,也充分证明了她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在备赛过程中,团队协作让她深刻认识到,只有紧密配合、共同钻研,才能攻克难题,实现创新突破。

考研征程:陪伴与毅力的支撑

“每当想要放弃时,我就问自己是否会后悔,答案总是否定的。”支撑刘芬坚持下去的,是亲友的支持以及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考研之路充满挑战,面临着毕业实验与备考任务的重叠、专业课内容庞杂等难题。然而,刘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策略,逐一破解了面临的困境。她提前规划实验流程,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针对专业课,采用“分阶段攻克法”,先通读教材标记难点,再分模块整理笔记,最后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此外,导师在学业上的指导、师兄在技术上的支持、好友在竞赛中的陪伴以及与研友一路上的相互督促,都照亮着她的考研之路。

上岸分享:拼搏路上的经验灯塔

“我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点:目标细化、习惯养成和定期复盘。”在谈及考研经验时,刘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的学习方法。她特别强调了目标细化的重要性,将大目标分解为每日可达成的小目标,并借助Excel工具记录学习进度,以便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习惯养成方面,她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例如设定固定时间背单词,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定期复盘也是成功的关键,她运用“四象限法”来关注薄弱环节,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此外,她还分享了考研各科目的时间分配策略:数学占50%,专业课占30%,英语占15%,政治占5%。根据冲刺阶段的实际需求,她会灵活调整这些比例,以确保学习效率最大化。

未来展望: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我深知努力终有回报,但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个新起点。”成功上岸后,刘芬保持着清醒与谦逊的态度,并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短期内,她计划强化英语能力,熟练掌握作物模型,尽快适应清华大学的学术氛围;从长远来看,她期望将气候模型与作物研究相结合,深入探讨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为农业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持。此外,她还心系公益,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参与环保科普进社区等公益活动,延续她在四川农业大学培养的服务精神。

据悉,刘芬所在的环境学院环境科学202101班,还有一名同学何林芝也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她们一个顺利考研清华大学研究生,一个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恰似在校园里绽放的两朵明艳“清北之花”,照亮了同学们的逐梦之路。她们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所有怀揣理想、敢于拼搏的大学生的榜样。相信在她们的榜样引领下,会有更多同学在未来的求学和人生道路上,勇敢追梦,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求学记】万满均: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
    【求学记】万满
  • 水利水电学院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水利水电学院在
  • 水利水电学院在电解水制氢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水利水电学院在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