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川农学子扎根都江堰胥家社区 创新代际教育共筑和谐邻里
2025-08-15 09:32:48作者:田奇运 卢钧 高永明 马庆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数: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与推动代际融合发展的号召,2025年8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锋建功”实践营团队赴四川省都江堰市胥家社区,开展为期数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由卢钧、马庆等七名同学组成,此次活动以“共建共享、老幼共学”为核心理念,围绕社区教育创新与代际融合主题,深度参与该项目策划与实施,探索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双重背景下社区教育的新模式。
聚焦代际教育,搭建老幼共学平台
本次实践活动以“耆童悦学堂”为载体,旨在搭建一个老年人与儿童共同学习、交流与成长的社区教育平台。通过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健康与科普课程,打破年龄壁垒,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情感联结。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社区实际需求,设计了系列互动式课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为社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老爷爷在教一群小朋友写毛笔字
深入调研需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为确保课程内容贴近居民实际,团队在活动前期通过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健康养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基础数字技能等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基于调研结果,实践团队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涵盖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择等多个方面,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且贴近生活。
图为宣传传统文化小朋友们自己制作的脸谱
融合专业知识,助力基层治理创新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团队成员将所学知识融入社区服务中,不仅关注课程内容的建设,更注重教学空间的优化与使用。他们协助社区对教学场所进行安全评估与功能优化,提出教室布局建议,提升空间利用率与使用舒适度,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
图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小朋友讲解模型
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可推广模式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社区的公益活动,更是一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通过整合高校资源、社区力量与居民需求,团队探索出一条“高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未来,团队希望将“耆童悦学堂”打造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品牌项目,持续推动基层教育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青锋建功”实践营团队在此次社会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风采。他们用知识服务社区,用爱心连接代际,用青春书写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未来,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各地社区的合作,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