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川农大“农享数集”团队赋能新农人主播,助力雷波脐橙
2025-08-15 14:37:01作者:罗慧洁 李远慧 叶柯男 童喜 来源:商旅学院 点击数:
2025年7月3日至8月,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农享数集”调研团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社会实践。这支由两名指导老师与三名研究生领衔的跨学科团队,深入金沙江畔的青杠村脐橙核心产区,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上行难题,创新采用“线上数据分析与电商运营+线下实地调研与技能培训”双轨并行模式,着力孵化本土“新农人”主播,为雷波脐橙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探寻青杠村,解析脐橙产业脉络
七月的金沙江畔,青杠村连片的脐橙林郁郁葱葱,枝头青果初现,正是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作为雷波脐橙产业的“心脏”,青杠村凭借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前期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已成为引领全县脐橙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当地村干部的引导下,“农享数集”调研团队首先来到青杠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干部向团队详细介绍了该村依托脐橙产业脱贫致富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与高校合作探索的经验,其间特别提及并感谢了四川农业大学对脐橙产业的助力,包括该校定点帮扶建设的雷波示范直播间等具体举措。
图为四川农业大学定点帮扶雷波示范直播间 李远慧供图
图为青杠村党群服务中心 李远慧供图
随后,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成员们穿行于整齐的脐橙林间,观察果农疏果、施肥的劳作场景,与正在劳作的果农交流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细节。“现在果子还小,正是要精心管护的时候,关系到年底的品质和收成。”一位正在疏果的果农介绍道。团队实地感受着现代农业管理理念与传统精耕细作的融合,思考如何将数字基因更深地植入产业链条——从源头提升果品质量,到未来拓宽销路,目标是打造“品质有保证、风味有特色、市场高认可”的雷波脐橙品牌。村干部指出:“青杠村不仅在种植技术上追求创新,保障品质,更注重‘雷波脐橙’地理标志的保护和品牌推广,电商是我们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果园
产业发展的背后,隐忧依然存在。团队发现,尽管青杠村已有大半的脐橙通过微商渠道销售,但这也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销路过于单一而无法应对多种突发问题等。村中一名果农李阿姨向团队成员倾诉了销售困境:“卖脐橙主要还是靠降价,比如搞‘十元三斤’促销,或者让过路人试吃,人多就能多卖点。”当被问及为何不尝试积极使用各大电商平台时,李阿姨面露难色:“那些平台操作复杂,感觉只有年轻人搞得懂,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学不来,只能像以前一样,能卖多少算多少。”渠道狭窄、线上线下融合迟滞、部分农户对数字技术存在畏难情绪,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现实壁垒。
针对这些问题,“农享数集”团队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13户代表性果农家庭和2家脐橙合作社,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细致记录他们在生产、销售各环节遇到的困难与期望。同时,团队结合线上脐橙市场消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力求精准定位产业链条中的关键堵点,制定契合当地实际的解决方案,为释放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潜能提供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农户 童喜供图
手把手教学,小账号孕育大市场
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桎梏,关键在于农户自身的发展力。在农户家中,一场场“手把手”的电商技能教学成为实践的核心环节。成员们半蹲在村民身边,细致地帮他们调整手机支架的角度:“直播时画面稳定很重要,观众才愿意停留。您看,点这里就可以开播,背景可以选咱们果园的实景……”村民们都认真听着,随后自己上手实践,遇有疑问再询问团队成员,在一次次实操与答疑中,农户们逐步掌握一些平台运营技术。
图为团队成员一对一指导农户 罗慧洁供图
此外,为降低学习门槛,“农享数集”团队还将复杂的平台规则和运营技巧拆解成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新农人入门流程手册”。内容覆盖从零开始:如何注册并设置统一的个人账号风格、如何拍摄展现脐橙种植过程和乡土生活的短视频、如何构思吸引人的乡土故事、如何设计醒目的视频封面、如何进行基础的剪辑操作,以及如何开启一场直播并互动等关键步骤。“封面统一了,观众才能及时捕捉到你的赛道,感兴趣的观众才更容易被留住。”“拍采摘过程,可以在果园里拍摄一些日常并且新奇的故事,观众爱看真实的内容。”团队成员耐心地讲解着要点。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流程手册 叶柯男供图
“原来自己也能当“网红”!以前总觉得手机上的东西太高深,现在看起来好像也没那么难嘛。”一位刚学会用手机剪辑出第一条果园短视频的村民,看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团队不仅传授技能,更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农户“从现在做起”,逐步经营起自己的个人账号,增加产品曝光和销售机会。
双轨交织培育长效动能,青春智慧助振兴
这场始于盛夏七月的实践,其目标远不止于一次性的技能培训。“农享数集”团队致力于铺设长效赋能轨道:线上,团队将持续跟踪脐橙市场动态,为农户优化线上运营策略提供参考;线下,团队还计划后续进行定期回访,跟踪进展,巩固培训成果。更重要的是,团队将整合实地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和培训反馈,形成详实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及可复制推广的“新农人”孵化方案,提交给当地政府及农户,为政策制定和产业精准扶持提供依据。
“四川农业大学师生的这次实践,不只是教会了乡亲们点屏幕、开直播这些操作,”青杠村一位村干部评价道,“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帮助了那些果农掌握了一项新本领,为雷波脐橙产业走得更远、更稳注入了新力量。”当青年学子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当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开始链通广阔的消费市场,雷波脐橙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突围之路,正被这股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所照亮。金沙江畔,这份承载着农户希望的“甜蜜事业”,正借“云”之力,探索新的腾飞高度,一幅科技赋能农业、人才助力乡村的振兴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