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耕读红色血脉 赋能乡村振兴——川农学子赴成都开展红色研学与乡村调研

2025-08-18 09:39:49作者:周宇欣 高永明 田奇运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数:

  

7月16日至22日,四川农业大学“耕读红脉”实践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先后走访成都人民公园、十二桥烈士墓、都江堰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并深入战旗村调研乡村振兴成果,通过“红色研学+乡村调研”的创新模式,在实践中体悟红色精神,探寻乡村振兴路径。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队以“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为主题,开展系列红色研学活动。在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队员们认真聆听川军出川抗日的英勇事迹,并在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的缅怀仪式。在十二桥烈士墓,队员们通过史料研读、现场讲解等方式,深入了解36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信念与无畏担当。“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一位同学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阅读烈士简介

聚焦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后半程,团队来到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战旗村。通过参观村史馆、访谈当地村民等方式,队员们系统梳理了战旗村从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蜕变历程。

在战旗村村史馆,队员们被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的展陈所吸引。第一展区"艰难岁月"展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使用的农具、破旧的房屋照片;第二展区"改革春风"记录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村民生活的改善;第三展区"振兴之路"则通过沙盘模型、电子屏幕等现代展陈方式,生动呈现了新时代战旗村的美丽新貌。“这张1998年的全村合影,当时村民们都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讲解员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说。而在展馆出口处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各项数据,两个时空的鲜明对比让队员们深受触动。

团队走进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一坊一特色,一坊一故事。它是文化传承的“活态博物馆”,完整保留酱油酿造、郫县豆瓣、蜀绣等12项非遗技艺,以“前店后坊”形式实现“生产性保护”,游客既能购买成品,又能亲眼见证制作全过程。“乡村十八坊”是产业振兴的“创新试验田”,形成“非遗工坊+电商直播+体验旅”的复合业态。战旗村的实践表示,传统文化不是乡村振兴的包袱,而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产业链条,“乡村十八坊”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豆瓣坊观看老师傅翻动豆瓣

团队来到战旗村初心馆,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重温誓词等形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洗礼。初心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展示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战旗村党组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苦难岁月""艰苦创业""改革发展""振兴之路"四个展区。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农具器具、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图表,无声诉说着战旗村从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华丽蝶变。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战旗村初心馆静听讲解

战旗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践队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出战旗村振兴的三大法宝:一是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是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

赓续精神血脉,续写奋斗篇章

在此次"耕读红脉"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心灵感悟革命精神。战旗村的沧桑巨变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红色基因的传承,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引领。那些镌刻在村史馆墙上的奋斗足迹,那些沉淀在十八坊工艺中的匠心传承,无不诉说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与讲解员在初心馆前合影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把战旗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斗精神融入学业与人生,让红色基因在躬身实践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铺展,我们必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续写新的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356体育平台团队成功研发治疗浅表创伤及骨骼肌炎症的给药递送系统
    356体育平台团队成功研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